尽管近期多名权威医学专家纷纷表示出现大规模“二阳”的可能性不大,但也承认近段时间以来“二阳”人数确实在增加。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日前表示,4月中下旬以来,全国报告的新冠确诊病例数呈现上升趋势。
多数人对“一阳”时的状况是记忆犹新,“一阳”时候的高烧、各种嗓子疼、肌肉酸痛无力等等,把人折磨得不轻。对于“二阳”的到来,虽然不少人早就预料,但还是有些担忧。
据人民网报道,去年底感染的人群,目前还存在有效的抗体保护,即使再次感染,症状普遍较轻。目前无论是初次感染,还是再次感染,重症比例都是非常低的。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多位专家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回应“二阳”相关问题。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说,5月上旬,我国输入病例中XBB系列变异株的构成比已经达到了95.6%,其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都要强,但致病力没有明显变化,不要过于恐慌,要科学看待疫情。
还记得我们“一阳”期间,当时XBB毒株逐渐成为美国主要流行毒株,很多网友那会就担心XBB毒株也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成为国内的流行毒株。事实上,随着全球疫情放开,尤其是世卫组织宣布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我们国内的毒株迟早也是要跟国际“接轨”的。
好在当前毒株虽然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都更强,但致病力没有明显变化。而且大部分人目前抗体效果慢慢减弱,但依然有效,“二阳”的症状普遍较轻。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说:“去年底感染的人群,目前还存在有效的抗体保护,即使再次感染,症状普遍较轻。”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表示,最近接诊的发热病人,大部分是首次感染新冠病毒,不过最近二次感染的比例有所增加。根据临床观察,“二阳”表现的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发热、喉咙痛。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称:“二次感染的症状很轻,从中医的角度看,它是一个风热感冒,呈现风热感冒加点“湿”或“燥”的特征。”若确定感染了新冠病毒,应避免带病工作、上学,建议在家充分休养,待完全康复后再工作、上学。
此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孟婕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若检出阳性,建议自我隔离并居家休息,一方面有利于尽早康复,另一方面也可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浙江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潘红英也表示,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应注意自我隔离。
专家们普遍呼吁,应继续做好日常防护,戴口罩、勤洗手,注意打喷嚏、咳嗽遮挡口鼻,阳后远离人群、避免带病工作、尽可能居家康复等等。
其实专家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可是如今已经不是过去疫情三年期间,单位企业允许居家自我隔离,不用上班或者居家办公。此外大部分人“二阳”症状也不像“一阳”时候那么严重,多数人还是选择硬扛着去上班,不得不向五斗米折腰。
具体来说,“二阳”患者应该:
1. 尽可能减少外出和接触他人,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
2. 在家中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注意营养均衡;
4.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情况;
5. 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核酸检测和随访观察。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二阳”患者也有可能在无症状的情况下传播病毒,因此他们需要严格遵守个人防护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夏黎文化专注图书出版,更多关于出书的问题,或者您有出书需求,可以搜索夏黎文化联系我们了解详情.
文章转摘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